“向党批注”?我拿起的笔又放下了。我该怎样向党批注。
脱离大学校园已一年有余,我也履历了人生中主要的角色转变,然而最纪念的却仍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翠岁月,也是我与党“相识、相知”的那些日子。
关于那时20岁还不到的我来说,党,那是中国共产党�。∈钦剿郎吵〉木佑⑿�;是背井离乡的无名将士;是为革命事业斗争终生,一心一意的伟大义士。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怎么会不动容,怎么会不神往。仅凭那股激动,我便买来了《党章》,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初来乍到大学校园的我关于怎样加入党组织的认知也只局限于此。
可以直白的说,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我便将《党章》这个红本本塞到了桌子的不知道哪个角落,直达有一天,手机上收到了一条通知短信——“请于X月X日18:30,在B102课堂加入党知识考试,收到请回复。”回复完短信我陷入了一阵不知所措的杂乱之中。“考试?党知识考试?我怎么会清晰的知道建党这么久已来的云云之多的大事小事……”也顾不上我心里的张皇,翻箱倒柜的找出了那本买来后没被掀开一再的《党章》,封面上的大红色在现在显得那样的耀眼,也就是在这样暂时抱佛脚的情急之下,我最先了对《党章》的啃噬……现在想起来,我和党的“相知”历程也真是尴尬呢!
期待效果的日子那是相当的惴惴担心,那感受就似乎是在期待一个还未作回复的批注一样平常,小鹿乱撞。这种主要的感受在收到“入围”的新闻后又犹如乌云消逝般,只剩下满心的阳灼烁媚,天空蔚蓝。
接下去的高级党课学习,虽然需要学习的内容繁多,我也是格外的专心,我可不想再履历像第一次党知识考试那般的忐忑了。在随后的一年考察期里,我更是感受自己时时刻刻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怕哪天自己犯下过失,被拦在党组织的大门外。正是那时,我才徐徐意识到,原来入党仅靠我字数寥寥可数的《入党申请书》是完全够不着边的,真正磨砺人心的原来还在后头。
先说说入党的硬性条件,所有学科均无挂科,这是基础条件;每学期均获得“二等奖”奖学金及以上,这两个条件下来,与我同睡房的室友就已经有在打退堂鼓的了。“必需获得至少一个省级奖项”,“睡房卫生天天评分都必需优异”,至于入党的加分项目,就是学校举行的各项运动中获得奖项,多多益善,上不封顶。并不是切合以上所有条件就能顺遂成为一名庆幸的共产党员了,名额只有寥寥几个。
没有硝烟和炮火,在这个不必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的清静年月,入党不需要口号和蛮力,入党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党员更是一直挑战,起劲向上,先进头脑的体现群体。我否定了自己之前以为只有轰轰烈烈做出一番惊天伟业的共产党员才是及格党员的想法,党需要的是平庸质朴,坚韧不拔,勇于上进的耕作者。想成为一名好党员,需要的是素质和修养,底气和胆量。应该捉住每一天,提高每一天,修养每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党组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育下,我也顺遂的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现在看着桌子上已被我做满记号泛旧的《党章》,这真是一本越读越厚的书�。〈右蛔钕戎豢吹降暮焐饷娴较衷诘母猩送蚯�,党真是一个让我越接触越无法自拔的组织。
早先关于党,我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现在关于党,我有着深刻的情绪。我拿起笔写下这长篇大论,却也仍然没想好该怎样写出对党广告的话语。我想,我要做的应该就是带着像在学校里时那样的生气和毅力,行走在拥护党、发挥党的蹊径上,日日月月,一直陪同。事实陪同才是最长情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