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门前的一串鞭炮;过年,是玻璃上盛开的窗花;过年,是活动急遽归家的脚步;过年,是家人围坐在一起定格的欢笑。
——题记
邻近年底,对萧山人来说已经最先吃过年饭了。可是在影象中,过年,是很有年的味道的。
每当腊月,天寒地冻,农事转闲,年味便日渐浓郁起来。年前,家家户户都需要置办年货,年货中,年糕和粽子是不可少的。
搡年糕是一件大事,一年一次,做年糕前,要先把米、六谷(玉米)、打栗(高粱)剥白、浸透,沥干水后,春成粉,然后蒸粉,再倒入准备好的石捣臼中,揭走夏布,然后用石杵一下一下搡。
影象中那些搡年糕的人可是武大士,由于这不但是气力活,也是手艺活,举得动。一个师傅在搡年糕的时间,还得有一个师傅在一旁翻年糕,刚出炉的粉很烫,沾一下水,既可阻止烫手,也可避免粘手。
年糕出炉后,小朋侪们一定要拉一个小块试吃,热腾腾的吃起来味道极爽,惋惜现在都是机械搡年糕,吃起来没那时间的味道了。
除去年糕,粽子也是过年必备品。裹粽子,是需要技巧的。裹前,要把买来的粽叶用水浸透,如急用,需用水烧煮,增添粽叶的韧劲。裹粽子时,用处置惩罚好的粽叶弯折成一个圆锥形,如现在我们吃的甜筒一样,然后把准备好的淘洗清洁的米灌进去,用手压实,包裹后用细麻绳抓紧。用来裹粽子的一样平常是用糯米,凭证需要,中心加入红枣等,隐加的工具差别,划分称红枣粽、豆沙粽、白米粽、肉粽。
年前,家里还会准备一些大鱼大肉,为了待客……
关于80后的我们来说,儿时的年特有味道,由于有三盼:一盼好吃的,二盼穿好的,三盼压岁钱。上学以后,还盼放假。对穿,影象中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新旧之别。可是,随着现在生涯得富足,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淡,淡到无味。